事情很快就落下帷幕,在诸多重臣府邸都拔出了不少钉子。有的是护卫,有的是师爷,有的是仆役丫鬟。

当今丝毫没有手软,全部处死。杀鸡儆猴。

八月到了,京都在经过半年的沸反盈天,终于恢复了久违的安宁。

之前的浮躁尽去,一个个的仿佛又找回了久违的沉稳。

稳了好,稳了好。

稳了,就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不会一个激动就头脑发昏,做出会后悔终生的不该做的事情。

历经半年,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就划上了终点,一切都否极泰来,好消息一个个的传来。

边关频发喜报,北夷屡次被打退。国内几处内乱都已经被平息,首恶皆已伏诛。大亘国在新帝登基半年后,再次恢复了平和安宁。

眼下,只看北夷,何时退军。

边关。

再次结束了一拨短兵交接,收兵回城。

陈嘉赐稳坐府邸,听着下边人的汇报。而后面色不变的点了点头,命人安排好死伤人员的抚恤以及后续安排问题。待送走人后,他静默半晌,忽的起身,打开了边关舆图,仔细思量。

这半年来,他早已见惯了生死。若说一开始,他听见那么多死伤还会微的变色,现在已经能面不改色了。

人命,在边关是最珍贵也是最廉价的存在。

珍贵,是每一条命都很重要。廉价,是每天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

北夷生活在大亘东北,那里是一片茫然无际的草原。他们放羊牧马,几乎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一个个都是天生的骑兵。他们春夏放牧,冬天就开始冲击边关抢掠。这一次之所以春天就冲击大亘,还是以为帝位交接边关还不稳,想来占个大便宜。

一开始的确让他们得逞了。

思及刚来边关时,看到的尸横遍野,家家缟素,陈嘉赐的眸子立时就深了许多。

不过,在援兵到了之后,北夷倒没再占到什么便宜。

然而他们大部分都是骑兵,抢了就跑,若是去追,依靠大亘的骑兵,完全是妄想。

就这样,输赢都有,两方硬是僵持了半年。

“他们快退兵了——”陈嘉赐低声说。

眼下,大亘内部已经稳定。这些北夷之人知道没有胜利的指望,又抢掠无望,自然不会再在边关呆着。极有可能会撤走。

然而,他们就算撤走了又如何,冬天还是会卷土重来。他大亘国不是这些北夷之人的粮仓钱袋,不是任由他们来去自如的地方。

这件事绝不能就这样算了。

心里下定决心,陈嘉赐收起舆图,又坐了回去,一伸手,从袖口摸出了一封信。

这是阿莹前几天寄来的,他看过很多遍。可每逢心绪不宁,他还是会拿出来再看一遍。认真的从信上的内容中找出阿莹平日里的一点一滴,看她是否平安喜乐。

看完后,他的目光落在最后那一行字上,甫自出神。而后眼中露出歉意。

他何尝不知阿莹是报喜不报忧,何尝不知道她在京都担心自己。不止她,还有母后,还有皇兄,还有皇嫂。他们都在牵肠挂肚的等着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