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诸皇子的野心与獠牙,也被摆在了明面之上。

京都,暗潮汹涌,风云再起。

可出乎众人预料的是,本以为太子会乘胜追击,断掉诸皇子的臂膀。他却什么都没做。

“父皇,人活在这世上总是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挫折与磨难。而这些,从来都需要人去直面挑战。野心从不是过错,那些朝臣都是国家栋梁,只要他们没做对不起我大亘的事。我又何必为了一己之私排除异己。这种事,儿臣还不屑为之。”陈重熙腰背挺直,自有一股子骨子里的自信与傲气,朗声说道。

这时候的他,坚定,无畏,一往无前。充满了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锐气。

陈宏业看着自己的长子,慢慢的就笑了。

“你很好,那就按你说的做吧。”他说,满心的自傲。

这是他的儿子,他最骄傲的长子。在他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父亲的身影。那时候的开元帝,想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皇后,你说朕是不是老了?”凤仪宫中,茂和帝在叙述完陈重熙的话后,有些感慨的问皇后文氏。

文氏从自家儿子这一番话中回神,笑中不由带上了骄傲。她看着茂和帝,笑容灿烂,认真看了几眼道,“陛下怎会这样说,您正是盛年。且年轻着呢,倒是臣妾,韶华已逝,容颜不在了。”

茂和帝拍拍她的手,也知道她这是在安慰自己,只长出了一口气,阔达舒朗的说,“哪里还会年轻呢,你我都是有孙子的人了。”

倒没有以往那些帝王,不想认老的意思。

文氏微笑看着他,于她而言,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是陪伴半生的夫君。他们亲密无间,却也疏远无比。

她敬他的多,爱他的少。

她知他温和,知他长情。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意自己的孩子,想要护住他们,这没有错。若他真的冷酷无情,心中只有权术权衡。那她才会心中警惕。

他是个好人,好夫君,好父亲。这次的事她不怪他。因为她也是要更为自己的儿子着想的。

帝后夜话无人知,可太子的话,却在短短几天就传遍了朝廷。

“殿下好心胸。”陶琼琇道。

眼下,两人正在东宫之中。太子妃在侧相陪,一道说着话。

今天是陶琼琇进宫看望太后的日子,陪着说笑了会儿她又去凤仪宫给皇后请安。面对着皇后满眼的感激,她正有些不习惯。就被太子妃顺势给请了过来。

“多谢陶姑娘提点,救我一命。”甫一进东宫,太子就大步上前拱手道谢。

陶琼琇可没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受了,下意识侧身避过。见着太子还要东,忙拉着太子妃上前挡着,自己探出个头笑着说,“太子这话让人惶恐,只不过是寻常一席话罢了。实在不值当你们夫妇再三道谢。你再这样,我可不敢来东宫了。”

太子这才作罢,深深看了她一眼,请着她坐下,聊起了闲话。

这一说,自然就说起了这几天在朝臣勋贵府中流传着的、太子的那一番话。陶琼琇不由带着些称赞的说。

“陶姑娘过誉了,不过是寻常一席话罢了。”陈重熙笑了,跟着拿陶琼琇刚才的话回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