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裴氏心知肚明,不过也没再跟妹妹掰扯,只笑着点了下头:“妹妹说的极是。”

春喜再次慌慌张张的跑进来,惊呼道:“不得了,靖王太妃娘娘打发身边的嬷嬷来给二姑娘添妆了,姨娘您赶紧去迎一迎。”

大裴氏闻言,立时转头看向傅谨语。

傅谨语连忙摇头:“这事儿我不知情。”

大裴氏也顾不上多问,忙不迭起身,扶着春喜的手出去迎接。

第84章 84 本王当然是最厉害的

靖王太妃打发梁嬷嬷上左家门给左燕清添妆的事儿, 让左燕清很有面子不说,也十分给傅谨语长脸。

故而四月二十二送左燕清出门子后,次日傅谨语便上靖王府谢恩。

今年暑热来的早, 四月底的天气, 除了早晚还有些凉爽,需多加件衣衫外, 白日里已十分炎热。

在屋子里倒还好,倘若在日头底下行走或者做活计的话, 没一会子便一身汗。

有了去左家赴宴的经验, 傅谨语巳正(9:00)便抵达了靖王府。

到正院的时候, 靖王太妃正与韩太子妃在说话。

见到她进来, 靖王太妃笑道:“我们这里正商议你跟阿凌的事儿呢,你也来听听, 若有甚想法,只管说。”

傅谨语给她们两人行了礼,作羞涩状, 嗔道:“我哪里懂这个,太妃娘娘您又打趣我。”

想了想, 又失笑道:“我跟王爷过一两年才会大婚呢, 您明年这时候再折腾这些事儿不迟。”

韩太子妃笑道:“太妃娘娘尊重小叔祖母, 虽有圣旨赐婚, 仍准备遵照三书六礼来议亲。”

“啊?”傅谨语吃了一惊。

自来有圣旨赐婚的人家, 都是直接请钦天监挑好黄道吉日, 于大婚前几日送上聘礼, 然后到了正日子直接上门迎娶。

甚少人按部就班的从头开始走礼。

靖王太妃竟然有这样的打算,而且把韩太子妃请来,显然是要让她当这个大媒。

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都说买猪看圈(?), 遇到靖王太妃这样一个好婆婆,简直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毕竟古代跟现代不同,现代跟婆婆处不来,大家可以远着彼此,各过个的,但古代不行。

古代以孝道治天下,婆婆要拿捏儿媳妇,少说也有百八十种法子,儿媳妇一点办法都没。

所以疼女儿的人家,说亲时,会更看重未来婆婆的性子,否则即便嫁了个出类拔萃的夫君,在婆家也没好日子过。

傅谨语抬眼看向靖王太妃,弱弱道:“如此,会不会太麻烦了些?”

靖王太妃笑道:“一辈子一回的大事儿,便是麻烦些又如何?”

看了韩太子妃一眼后,她又笑道:“就是得劳动太子妃一场,回头你那马铃薯跟西红柿成熟了,记得送些到东宫。”

不等傅谨语回话,韩太子妃就笑道:“甚劳动不劳动的,能替小叔祖跟小叔祖母办事儿,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