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线索(大章求月票)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很显然,在这份调查报告里,隐藏了某些在那一个月发生的内容。

夜鹰在‘失踪’的一个月里究竟做了什么,调查组是怎么找到‘夜鹰’的,所有内容都是一片空白。

在这份报告中,调查组最开始只是准备‘抓捕’夜鹰,而夜鹰也只是打伤人逃走,双方都没有跨过最后的底线。

但是到了最后,调查组和污染清理司司长为什么会选择击杀夜鹰呢?

是什么使得当时的矛盾激化到了夜鹰必须死的地步?緯

按照伊希娅所说,污染清理司司长本身是很看好夜鹰的,那么出于个人感情,如果矛盾像最开始一样,只是‘抓捕’的矛盾,他应该也不会选择当场击杀夜鹰。

除非在那个时候,那位司长已经有不得不击杀夜鹰的理由。

而且夜鹰的反应也很奇怪,如果他真的豢养了污染怪物,是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以他的实力,再加上豢养的污染怪物,完全没有必要‘留一手’。

他本身就是污染清理司在圣乔恩市的负责人,他完全可以直接将调查组全部灭口,然后趁着污染清理司陷入混乱,群龙无首的时候混出城去,逃出生天。

而不是只是击伤调查组,给了调查组反应的机会,让调查组有利用污染清理司的力量封锁城市的时机,杜绝了他离开城市的机会。

但如果他什么都没有做,所谓的豢养污染怪物是污蔑,污染清理司司长还是他的‘伯乐’,那他根本没有必要打伤调查组逃避抓捕。

以他的实力和背景,无论如何污染清理司都不会对他太过分。緯

除非,他有某种不能被‘抓捕’的理由。

这个理由可能是夜鹰是不信任‘调查组’,害怕‘调查组’谋害自己,但是在他‘失踪’的时间里,却也从来没有联络过自己曾经的部下,试图‘自证清白’。

在这整个过程中,夜鹰的许多行为都是‘反常识’的。

而通常无法理解的行为,都有其底层符合逻辑的原因。

何奥将报告页面翻回了首页。

他注视着整份报告最前面的段落。

即便这份报告在最前面用了很多故意诱导的语句,以及一些插叙手法,模糊处理了整个调查组的调查过程,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夜鹰豢养污染怪物上。緯

但是何奥还是条分缕析的从这份报告前面的内容中分析出来一个事实。

调查组的调查,是从那个夜鹰豢养污染怪物的仓库开始的,而不是从那些失踪案开始的。

调查组先是找到了夜鹰豢养污染怪物的仓库,然后再调查出了失踪的外卖员和流浪人口等案件。

这并不是正常调查案件的流程。

正常调查案件,通常都是先从某些细枝末节发现了案件的蛛丝马迹,从边缘到整体,从浅层到深层。

就像是伊希娅先是调查表层外卖员失踪案,然后顺藤摸瓜的找到了深层的豢养污染怪物的维特。

这是一个正常的调查流程。緯

而这个案件,一开始就直接把夜鹰豢养污染怪物的‘仓库’,这个理论上应该埋在最深层的‘真相’直接暴露了出来。

然后才是顺着这个真相去寻找夜鹰绑架普通人的那些线索。

就像是先知道了答案,然后顺着答案去找解题流程。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个‘仓库’只是一个道具,这个仓库本身并不是夜鹰的,只是调查组为了给夜鹰罗织罪名,而自己制作的一个‘道具’。

而另一种,就是‘举报’,这个仓库的线索并不是调查组发现的,有人替调查组走完了前期的线索收集过程,找到了这个豢养污染怪物的‘仓库’,然后直接把这个应该藏在最深层的‘仓库’,举报给了调查组。

何奥个人更偏向于后一种可能。緯

如果是前一种可能,这整个调查报告就是建立在完全虚假的案件上,那就完全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怎么夜鹰有罪怎么写就行了。

当然,后一种,也未必意味着完全的真实,这个仓库可以是真的,也真的有举报人举报,只是其中有一些‘并不完全真实’的细节。

有些时候,少量‘不完全真实’的信息,就可能将事件导向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种文件也往往比瞎编的文件显得更加可信。

何奥咀嚼着肉丸,注视着这份报告上面的文字。

如果真的存在一个‘举报人’的话。

这个举报人能在夜鹰的眼皮子底下,找到‘夜鹰的仓库’,然后向着污染清理司更高层举报‘夜鹰’,那么这个举报人在圣乔恩市的势力恐怕也并不算小。緯

就是不知道他是夜鹰的下属,还是某个第三方势力。

如果是下属,那么举报的原因大概率就是为了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