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蒸汽卡车要提上日程了

杨凡坐在爬犁的车厢里,摸着下巴思索。这样子还是不行。他有些想当然了。他没有预计到蛮荒之地的交通困难程度。

现在是冬季,大雪一冬天能积累2-4米深,牡丹江一带一般都能能一個冬天下雪,能累积到四米左右。这个时候的道路非常容易被雪埋掉,而找不到路。

就是经常有车马走,雪被压实了,也就成了一种类似冰的硬壳。然在上面一呲一滑的,摔跟头能摔得让你怀疑人生。再加上大风肆虐,走三步被吹回来两步。真是行路难啊,比蜀道也不差了。

到了春天也好不到哪里去,初春的时候是交通最烂的时候。中午太阳一晒冰雪消融,道路成了泥坑,车辙沟里全是水。烂泥能陷住车轮,齐腰深的泥水里,牲畜和马车都很难行走。

太阳下去瞬间就冷下来。泥坑再次冻结,能把车轮都封死在冻土中。人即使穿着橡胶靴子,也受不了,开化--解冻--烂泥坑--再次封冻的折磨。每天来一次,人都快被搞疯了。

东北这个年代平原上都是草甸子,遍地都是湿地和沼泽地。一旦陷进去就完蛋了。不要说东北腹地。就是辽西走廊,也就是山海关到锦州这条地狭,也是隋朝以后才开通的。

就是因为这里历史上都是烂泥地。后来北魏开始,在这里挖沟排水,把沼泽地的水排到海里去了,土地干燥了,才能修路。

唐朝才能走这条近路去东北,才修了榆关,也就是山海关。

汉朝以及三国时期,都是走卢龙道去东北的。也就是走承德那条路。曹操征讨乌桓,就是从卢龙道走着去的。大胜了,正好已经是冬天了,辽西走廊都结冰了,曹操才能抄近路从这里回来。

杨凡看着窗外的雾凇奇观,心里明白,别看现在这里看着还好走,那是因为冬季大地封冻。开春冰雪融化了,一地泥泞,能把运输队逼疯。

夏季还有暴雨和洪水,嫩江、牡丹江、松花江,经常河道溢满,然后洪水肆虐。杨凡越想越是发愁,想控制这块没有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蛮荒之地,还得另想办法。靠目前的技术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