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头人们都来了

杨凡话音刚落,顿时这些头人喧嚣起来。

不过不是不满的喧嚣,而是喜出望外的相互道贺起来。大明的县令一般是正七品,月俸75石。一年的话就是90石,相当于白银45两。这位伯爷出售不可谓不大方。

尤其是听说一个月给五匹布,都激动坏了。这里可不是辽东,这里寸布难得。毡裘不耐夏热,没有布衣服,夏天可不好过。大米这东西这时候东北可是不种植的。

因为,根本就种不活。积温不够,无霜期太短,没等稻子收获就下雪了。这种情况下,稻子多数都是瘪的。

他们想吃大米,那是非常难得。

只有靠着商队运来,这样的话,大米可就不便宜啊。就是古勒也吃不起。一斤米,能换一张貂皮。

现在听说,一个月就给一旦米,足足一百二十斤呢。足够他们全家吃了。就冲这一点,这次绝对是来的太值得了。

杨凡向下双手压一压,示意停止喧哗。

“我这里什么物资都有,今后你们缺少什么物资都可以来双城子交换。但我不收钱,只需要你们拿一样东西来换。”

众人纷纷问道:“大人需要什么,我们一定去找来。”

杨凡笑着说道:“我大明最重军工,斩获一颗鞑子或者建奴的首级,就赏银五十两。我不要鞑子的首级,只要建奴的。一颗建奴首级五十两。如果你们不要银子可以换取一担大米。”

杨凡话音刚落,下面顿时轰的一声,简直要炸开了。

一颗建奴的首级就换一担大米,这直接把他们炸蒙了。

他们这些渔猎民族和们蒙古人一样,都有保存食物的困难。他们缺乏食盐。腌制显然不行。就算是风干也是需要用点盐的。

对他们来说可以保存几年的粮食,就是最好的度过饥荒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