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关于建奴的详细情报

纳里特,河名,清代称教来河敖汉旗境上游段为纳里特河。“驻纳里特”,表明后金军一直在往西北方向行军,且抵达纳里特河之后,继续行军两天,到达辽河的支流老哈河。

崇祯明白,就是这里先行的蒙古大军被平胡堡发现。

他手里的朱笔,把清军的进军路线表示成箭头,并在每一个节点,做了文字标注。

“十一日,皇太极闻蒙古人自察哈尔逃入明地。命建奴总兵官乌讷格、副将苏纳,率红摆牙喇兵四百人蹑踪追之。获百人,马八十、驼七十六、牛一百二十七、羊一百有十还。”

“察哈尔的林丹汗,试图提前向大明报信,但建奴在察哈尔也潜伏了很多细作,这些人半路就被劫杀,是以麻登云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涂山说道。

乌讷格,又叫做武纳格,他祖上是蒙古人。但从小是在海西女真的叶赫部长大的。很早的时候就带着72人归顺了努尔哈赤。

乌讷格能文能武,在后金的地位很高,此时的职位是蒙古左营的固山额真。是后金政权中,地位最高的蒙古人。和叛逃前的刘兴祚(刘爱塔)是汉人最高地位者一样。

“十一日,驻跸辽河。”

“是日,皇太极曰:“色特尔色棱有误会师,命蒙古诸贝勒会议色特尔色棱罪。”

“蒙古诸贝勒拟罚水库色特尔色棱驮甲胄马二、空马八,共罚马十,奏闻於皇太极。”

皇太极曰:“罪俟班师后再议。”

“遂将所献十马,不纳却之,允色特尔色棱朝见,蒙古诸贝勒叩拜”。

崇祯越听越是心惊,涂山居然在建奴中有间谍。这等隐秘之事都知道这么清楚。皇太极这一路发生的事情,涂山居然了如指掌,他得到的这些情报可能会费很多时间才会传回来,尽管时效性不佳,但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