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嫉妒每因眉睫浅,戈矛时起笑谈深

余友明跪在崇祯面前,还有些疑惑,不知道皇帝为何要见自己。

“你的壮举,朕都看到了。真乃壮士也。赐酒!”

余友明心里一动,用眼睛的余光小心看去。只见一个是和杨凡年纪差不多的少年天子坐在一张临时御座上。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他心里咯噔一下子,顿时感到了不安。在战场上能生存下来的,尤其是长期残酷的战争中生存下来的,一般都是聪明人。他有着常人没有的敏锐直觉。

他立刻感觉到,皇帝要拉拢他。他第一反应是如何推却。他在杨家过的很好,如今也算进入处长行列,算是进入核心区域了。他可不打算改换门庭。

他在电石火光之间,就得算清楚利弊。因为他必须立即表态,而且,不能给杨家找麻烦。这非常难以把握和处理。

他心里不禁哑然失笑,自己真是太谨慎了。也想的太多了。

自己一个残疾人,哪里有资格当官。大明对官员可是要求形象的。

不大一会,小太监端来了一杯御酒。

“草民,余友明,谢陛下赐酒。”他也不废话,一饮而尽。

此时,他虽然第一次见到皇帝,但他生性沉着,并没有因为得见天颜而激动。他却从崇祯的面向和表情中解读出了有用的信息。

陛下此人,刚愎自用。

他今年四十岁了,是从河南逃荒来的遵化。他不幸的连续赶上旱灾,沦为流民。但是,他也是幸运的,他被定远侯招募。才有了今日的一切。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贩私盐的,七八岁就和父辈走南闯北。因为他们豫南是山地地形,土地稀少而贫瘠。打不了多少粮食。那里的人都是棚民。也就是逃脱户口控制,不交税的黑户。

很快就根据经验判断出了崇祯的性格。他立刻有了对策。

“陛下赐酒,小民感激涕零,为陛下寿,为大明江山寿。”,说着,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酒,陛下,吾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余友明立刻兴奋起来。大声说道。

“但说无妨。”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

余友明的做派,让他不喜。这个人明显缺乏基本的礼貌的修养。而且,二两白酒下肚,就有点放开了。

“陛下,是何人教陛下在此地扎营,此人当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