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进京不久,他的身世就在京城传遍了,大街小巷都知道老皇帝多了一个皇子。

无关的百姓置身事外,把此事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聊得津津有味,宋家一家五口的心头却蒙上了一层黑黑的乌云。

杜氏一直在埋怨丈夫:“都怪你当年势利眼,你要是不去退婚,现在咱们凝凝就是准王妃!”

年近四十的宋大人都发愁一晚了,愁得眼底发黑、嘴角长泡,听了这话,宋大人瞪了一眼妻子:“你还有脸说我?当年要不是你总在我耳边吹风,我会干出那种事?”

杜氏撇撇嘴,没再反驳丈夫。

大少爷宋泽低着头,闷闷地吃饭,脸上也是一副苦相。他今年二十了,已经高中举人,明年就要下场春闱,官学的先生们都看好他,如今穆王一来,迟早要对自家下手,他脑袋再聪明读书再厉害又有什么用?

大哥还能吃下东西,十二岁的宋润毫无胃口,垂头丧气地跟父母告状:“听说咱们家与穆王殿下有仇,以前交好的朋友们都不理我了,我去官学,旁人见了我就躲,仿佛我是瘟神,谁沾了我谁倒霉。”

宋大人、杜氏听了,心疼又无可奈何。

四人或长吁或短叹,只有舒宁默默地吃饭。

“凝凝啊,你就不担心吗?”杜氏看着小心把鱼刺挑出来的女儿,疑惑地问道。当年穆王落魄,女儿也哭着闹着要悔婚,进京后一直想嫁个如意郎君,挺聪明机灵的姑娘,现在家里都快火烧眉毛了,女儿怎么还有心情吃鱼?

舒宁心里也愁啊,但光愁没用,得想办法。

“娘,你说咱们一家诚心去王府给王爷赔罪,王爷会原谅咱们吗?”舒宁放下筷子,小声问道。

杜氏苦笑:“哪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