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

“原本我是计算着制糖厂加上所需配套的各类行业,是能提供一千个岗位以养活沛县及沛县附近几个县内没有足够耕地的黔首们的,可惜没想到总揽全局的人才不够用。”

赵不息接着趁热打铁,眼角使劲挤出两滴眼泪,苦涩道:“现如今沛县还有许多黔首本该能找到一份能谋生的活,可如今也没有了,沛县的黔首苦啊……”

萧何紧紧皱起眉毛,心中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赵不息还在碎碎念着:“可怜那曾为保卫沛县而断了腿的老丈,我听闻他就住在您的附近,他想要来找个活干可惜我却因缺乏管理员工的人而不得不拒绝他……他有您接济还能多活几年,可那么多您接济不到的老弱就不知道哪日就饿死了……”

经过赵不息的观察发现,人大多对宏观的苦难不会生出太多的同理心,可却往往对具体的、自己熟悉的人的苦难格外同情。

比如一个人若只是听到某个报道说有多少人还吃不饱饭,他大概率只会叹息一声,可若是他的某个朋友穷的吃不起饭,这个人就会给他朋友点钱让他去吃饭,而若是他的亲人穷的吃不饭,那这个人甚至可能会将他的亲人接过来养着。

所以赵不息就将苦难具体到了萧何认识的人身上,并且萧何也知道这件事自己是有能力解决的。

那么这个时候按照萧何对百姓的同情心,他就很可能……

“若是黑石子看得起萧何的微末能力,我愿意负责制糖厂的人员管理。”

萧何站起身,对着赵不息拱手道。

赵不息仿佛很惊讶一样连忙站起身扶住萧何:“您竟然愿意帮助我吗,这

事我的荣幸啊,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给您支付足够的酬劳。”

萧何却摇了摇头:“我家中并不缺少钱财,我也并非辞去县中的公职而去做您的门客,所以并不需要酬劳。”

他只是因为心中的良知去搭把手罢了。

赵不息认真道:“您知道孔子的弟子子贡赎人和子路救人的故事吧。子贡曾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从其他国家赎回来,却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可孔子却认为他这样做会使日后其他人不再赎回自己的同胞。子路救了一名溺水者,溺水者用牛来报答子路,子路收下了牛,孔子高兴的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来。”

“您因为道德高尚而不愿意收下我给您的报酬,那今日的萧何又和昔日的子贡有什么不同呢?”

萧何恍然大悟,又对着赵不息拱手道:“是我太过短视了,我将收下您给予我的酬劳。”

呵,想不收我的钱让我白嫖?门都没有。赵不息心想,范增那是被软禁了没办法跑,我白嫖就白嫖了,可你萧何能跑,那我再吝啬这两个钱才是傻子呢。

她恨不得给萧何送大宅宝马、金银珍宝,只要萧何能收下,那就是拿人手短,收了自己的钱还怕他不给自己干活吗……赵不息只会可惜萧何不爱钱财。

喜欢钱财的人是最好招揽的,只要主君能给他足够的钱财,他就能给主君效命;喜欢权力的人就要难一些,他需要主君有一定的地位能给他权力;可最难的是萧何这种不贪财也不爱权的人,这样的人只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不会轻易被别人收服。

二人又仔细讨论了一番萧何应当做什么,约定好第二日带着萧何去熟悉职务,赵不息这才依依不舍的告辞。

第二日,萧何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处理完了沛县官衙中份属于自己的那份事务。

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萧何只是一个小小的吏掾,他的公务少的几乎没有,沛县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事务需要他处理,他的同事们都是十天半个月才来县衙一趟处理公务,唯有萧何出于责任心才会日日过来处理事务。

处理完事务,萧何就不禁回忆起自己昨日答应赵不息的事情,他起身,牵着自己的马就徒步往郊外黑石制糖厂的方向走过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萧何虽然早就知道赵不息办了个制糖厂,可他也没有过来看过,只是他周围的人总是在谈论此事萧何也顺便听了一耳朵罢了。

可现在是要自己去干了,萧何觉得还是要方方面面都自己观察一遍才好。

走在路上,这一路上人来人往,都是三五成群的黔首们搭伙往制糖厂的方向去,他们每一个人都说说笑笑,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心情都很好的样子。

路上也遇到了萧何认识的人,往往会打个招呼。

“萧吏掾您也要去黑石制糖厂吗?”一个萧何认识的汉子主动过来打招呼。

萧何点点头,微笑道:“是啊,黑石子雇我去管理人事。”

“哎呦!那可了不得啊。”那汉子脸上顿时堆满了笑。

汉子主动拉着自己的婆娘走到萧何身边,乐呵呵和萧何聊起天来。

“您的工钱一天能有多少啊?”

“不知道,我还是第一天来这里。你呢?一天能拿到多少钱?”萧何询问。

这一家人萧何认识,就住在自己家不远处,一家四口人,是从别的地方逃难来的,在沛县也没有地,家里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一个重病缠身的老娘,因着老娘常年生病吃药和没有属于自家土地的缘故,所以一直很贫穷。

汉子嘿嘿一笑:“我有点垒泥瓦的本事,现在正给制糖厂内的砖房糊泥,一天能到手五十钱,我内妻在那里给人做午饭,一天也能有二十多钱。”

“黑石子真是贤人啊

,要不是她好心给我们活干,我老娘早就病死啦。”提起这个汉子忽然笑了,“好在我们夫妻赚的钱多了,厂里有坐诊的医家,我前几天花钱请大夫给我老娘看了病,大夫给抓了几幅好药,现在我娘都能下床走路啦。”

汉子和他的妻提起这个二人都笑了起来,萧何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挺好的。”萧何道。

等到了制糖厂,汉子和他的妻就先辞别了萧何,二人急急忙忙就往自己干活的地方赶。

这可不能迟到,迟到要扣工钱的,虽说扣的不多,可也能买一张香喷喷的白饼了。

只留下萧何一个人站在制糖厂门前观察着这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工厂。

工厂已经出具雏形了,四周用黄泥混着茅草先砌了一堵潦草的墙,可不远处堆着的那一堆堆的砖石说明这泥墙只是一时之计,日后还是会换成砖墙的。正门上挂着一个巨大的包着银边的红木牌匾,上边刻着方方正正的小篆“黑石制糖厂”,如此威风的牌匾挂在简陋的木头门框上反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