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赵不息已经在怀疑,到底清楚在史书上读到过完完整整的官渡之战的到底是自己还是韩信了。

“不过信还有一件事想不明白。”韩信略微皱眉。

他困惑道:“袁某能将势力发展到如此大,那他必然不是不懂兵法的废物,只要略懂兵法的将领都知道粮草的重要性

,袁某必然会将粮草藏起来,曹某又如何能得知袁某藏粮食的地点呢?”

赵不息长舒一口气,她心想还好十三岁的少年兵仙对人心还没有多少了解,她这个“师父”还不至于第二天就下岗。

“这个啊,你得从人心去分析,袁某这个人骄傲自大,他有一个谋士许某……”赵不息揽着韩信的肩膀,开始给韩信讲将帅和谋士的关系对于战局的影响。

韩信懵懵懂懂听着赵不息给他讲的人心和战争的关系,赵不息引经据典,结合春秋战国的事例来告诉韩信亲信对将帅忠诚的重要性。

“当初郑国攻打宋国的时候,宋国的将领华元轻视他的车夫羊斟,分羊肉的时候没有将羊肉分给羊斟,羊斟认为华元轻视他,怀恨在心。第二天打仗的时候他就驾着车带着华元冲进了敌军之中,将华元当作俘虏交给了郑国。”

赵不息告诉韩信,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的作用,无论是你的谋士还是你的车夫。

以及亲信要选择自己绝对信任的人,对自己不绝对信任的人,事关自己生命的事情就绝对不能让他知道。

沛县之中,赵不息给韩信讲着历史上发生的著名战争,韩信一边汲取着来自赵不息的知识一边实践,赵不息已经开始在沛县招揽门客了,沛县这一代原本属于楚地,有任侠之气的楚墨很多,短短一月赵不息就招揽到了近百的门客,赵不息将这些人都交给了韩信管理。

在萧何和吕雉的联手管理下,制糖厂已经顺利的开了起来,无数的甘蔗运进制糖厂又变成白糖被运出去,荒地已经变成了田地,上面种满了甘蔗苗,为了和制糖厂的需求配套,赵不息还在制糖厂周围又开了数个小厂子,负责烧陶、焚烧草木灰、包装白糖等一系列工作。

这个时候没有机器,所有的步骤都需要人出力,而此时恰好最便宜的就是劳动力,遍地都是吃不上饭的黔首。这一系列的工厂容纳了数千的黔首做工,单单可以包吃住一项就足以吸引数百里内的黔首们对此趋之若鹜了。

刘邦的销售事业也顺风顺水,他的日常就是到泗水郡的各个富贵人家的府邸内吃喝玩乐,和有钱有权的权贵们交朋友,向他们吹捧黑石的各类好东西,再将各类奢侈品卖给他们。长时间的应酬生活甚至让刘邦短短一月就胖了六七斤,整个人脸都胖了一圈。

赵不息和樊哙吕嬃夫妇联合办的养猪场也已经办了起来,规模比一开始预估的要大上三倍。因为她们发现猪的饲料可以低价从黑石制糖厂购买甘蔗榨完糖之后剩下的甘蔗渣渣,而养猪场每日产生的猪粪又能再卖给甘蔗厂给田地中的甘蔗当作肥料。

而此时,始皇帝的车架已经抵达了泗水郡,嬴政接见了泗水郡的郡守壮,壮是武将出身,对泗水郡的政事并不如河内郡的郡守冯腾那样有能力,和嬴政的关系也不过是普通的君臣关系。

嬴政也不要需要郡守壮有多大的能力,泗水郡并不是机要之地,嬴政对郡守壮的要求就是泗水郡不要出现叛乱就行了。

郡守壮正战战兢兢的接受嬴政的会见,他如履薄冰的向嬴政汇报泗水郡的政务。

嬴政则端坐在桌案后,他的身上穿着上下皆黑、唯有袖口处绣着金线的袀玄,正仔细听着郡守壮的回报。

可惜郡守壮实在不是一个有为的官员,他将自己的份内之事禀报完成之后,绞尽脑汁想要给自己在陛下面前留下更好一点的印象。

于是他只能将能说的东西都说了上去。

“臣管辖境内,有一贤人名为赵不息,擒获了五十人的山贼,还在境内置办工厂,收容了许多无田可耕的黔首,臣治下百业皆兴……”壮试图表现在自己的治理下泗水县“百业皆兴”,自己政绩斐然。

嬴政原本紧抿的嘴唇略微上扬了一些,连对壮的考核都略微松了一些,仁

慈地高抬一手让这个只能勉强称得上没有犯错的泗水郡郡守顺利通过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