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皇爷爷这样处理,很合事宜,孙儿心服口服。”我含笑答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合上了手中的提案,这确实是朱元璋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第十五章 翻云入京

当天的朝议,闹的沸沸扬扬。引起的异意也不少。幸好是朱元璋出这提案,若说是我的提案,估计这阵子早让攻击的体无完肤了吧。

有不少人认为这‘政务府’是以前中书省的变相模式,只是权力不在集中在一人手上。

同时六部的首脑人物确实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提案的最终定案是在三天后,经过三天的激烈争夺,众臣的位置终于得到了最后的定位。

虽然有不少人不满意,但了无可奈何,总是有人喜欢有人愁。皆大欢喜的场面是不会在这种争斗中出现的,政治就是这样,残酷而无情。

我这个未来的国君,终于给朱元璋摆在了一个显赫的位子上,但他同时给我安排了一个对手,那就是燕王朱獠。

‘政务府’左府丞由我这个恭王殿下来兼任,右府丞则落入了燕王朱林手中。若不是我有储君的身份,论资格又或别的什么功绩名望等等,我远远不能登上这个位子。

但是储君是要成为将来皇上的人,目前在这位子上正好磨练,所以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朱元璋既把我摆在这位置子上,又把燕王摆在了我的对面,这无疑是对我的和对他的制衡,我们中间肯定能找到平衡点,不至于让其中的一人独大。

‘政务府’的六位‘参政大学士’是六部的尚书,吏部尚书仍是詹徽,户部尚书是郁新,刑部尚书是以前的兵部尚书茹瑞,而兵部尚书现在终于给齐泰拿下。原工部尚书迁任礼部尚书。沈重孝这工部右侍郎登上了尚书之位。

这六部尚书全部给晋封为‘参政大学士’从此就是大明政权中心的红人了。

‘左右参政使’分别是吴伯宗。宋讷,他俩以前可都是内阁地红人,现在如果齐心合力的话,仍掌握着一票表决权,‘参政郎’四人分别是:邵质,吴沉,黄子澄,傅友文。

‘参政学士’十六人都是在六部中抽调出地一些人。另外有人推荐的。方孝孺赫然在其中,陈令方也在其中,现在刚刚革制,还没人愿意来当这个‘参政学士’等以后他们知道了真正的一品大员都是从‘政务府’提拔起来的时候,就知道这里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