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他们帮谁,谁赢

华娱1997 胖一点 2855 字 2022-09-07

这三部电影可以数一数,她戏份不弱,但应该是女演员里综合存在感相对比较弱的,每一部戏最出彩的女演员都不是她。

一部可以说是正常,两部也能说得过去,但是三部都是如此,而且两部算是女主的情况下仍旧如此,那就不仅仅能用运气不好来解释了。

不过也没办法,人家老姜愿意捧老婆,谁也不能拦着。

与周韵是不对等碾压,之后与师爷的对手戏就有些看点了。

黄四郎收敛了那些皮笑肉不笑的虚伪,展现出鹅城之霸的威压,打算把师爷收下放狗,料理弄死张麻子后的麻烦。

师爷知道张麻子有行动,摸不准谁胜谁负,轻易不敢押宝,双方反复拉扯。

这段戏曹轩的压迫性很强,眼神轻轻斜着,嘴上抽烟,一脸掌握大局的姿态

这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师爷,天平愈发倾斜,等黄家击毙了“麻匪”之后,师爷果断投降。

“师爷揭开看看,或许是你的恩人呐。”

“黄老爷,您才是我的恩人。”

甚么恩,不杀之恩视为大恩!

不过,黄四郎并没有高兴太久,张麻子出现,利用之前派去的杀手胡万等人反将黄四郎一军。

如果说刚才是黄四郎威压师爷,掌控局面,现在轮到了张麻子制霸全场。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翻译翻译,什么叫特么的特么的惊喜。”

这段戏是三大巨头的第二场交锋,张麻子全面占优,黄四郎猝不及防,只能被动应对,师爷仍旧随风倒。

所谓的惊喜和翻译,也透着潜台词。

黄四郎说惊喜,但没说什么是惊喜,杀人也算是惊喜,500块大洋也是惊喜。

而张麻子通过不断的施压,逼迫黄四郎,碍于当前形式,不得不松口,亲口敲定惊喜为一百八十万两银子,不能耍花招。

而之所以师爷的翻译,也是重新逼迫师爷站队。

之前黄四郎是他的恩人,现在他是张麻子的翻译。

很生动的一个细节,黄四郎第一次松口,只说了一百八十万,但并没有说一百八十万是什么。

可以是铜钱,可以是破布,甚至是一百八十万粒麦麸,这仍然是一个文字陷阱,随时可以反悔。

而师爷的最后翻译,将一百八十万两后面加了两个字,“银子”,彻底敲死价码,没有任何的反悔空间。

师爷至此也算是彻底得罪了黄四郎,断了后路,只能一条道跟着张麻子走道黑。

这里面的很多细节,第一次观看的观众未必能直接揣摩出来,但是这场戏谁赢谁吃亏还是显而易见的。

张麻子的灼灼逼人,师爷被迫站队,黄四郎强忍怒火的忍耐。

三大巨头的对手戏让人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可以观众意识到,撕破脸后的暴风雨正式来临。

之后各有铺垫,张麻子是张牧之,不是一般的土匪,而是革命志士。

黄四郎是干掉前几任县长的幕后黑手,他确实是“张麻子”。

花姐拿枪指着张麻子,因为他是个好人。

可以说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都没有废话,信息满满,而誓师大会,三大巨头的最后一场同出场,更是妙语连珠。

曹轩拿着铁皮话筒,声嘶力竭喊的声音都劈了,拐弯抹角的指着鼻子把张麻子和师爷骂了个遍。

“自宣统皇帝退位以来,鹅城共来过51任县长,他们都是王八蛋、禽兽、畜生、寄生虫,而我们这位马邦德县长,他不是王八蛋,不是禽兽,不是畜生,也不是寄生虫……”

曹轩台词一向极佳,逻辑重音自然咬的很好。

“不”字很轻,语速极快的略过,“县长”和“是”两个词咬的很重,至于王八蛋、畜生、禽兽、寄生虫,更是喊的解气。

黄四郎骂完,师爷也开骂。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走四方,麻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

你想想,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所以,没有麻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师爷根据真实经历改编,说的悲愤交加,情绪激动。

某种程度上和黄四郎形成呼应,不管以后怎么着,先骂一顿张麻子。

这两段也是对前面剧情的一个总结,两个吃够张麻子的亏的人,对其的控诉,形成了很鲜明的笑点,配合三大巨头的默契,极具喜感,再次让影院笑成了一团。

不过之后的剧情就没什么笑的了,真麻子和假麻子恶战,师爷炸死。

张麻子带着剩余的兄弟返回鹅城,与四郎决战。

这段戏,曹轩个人觉得是《让子弹飞》拍的最有意境,也是立意最高的戏份。

如果是传统电影,这个结局应该是张麻子带人杀进碉楼,一番恶战,最终干死黄四郎。

而《让子弹飞》结局之所以不落俗套,且让人印象深刻,就是作用了极具革命特色的大杀器——发动群众。

很多人说中国的许多电影是学人家好莱坞,就是因为玩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

而中国人真正的法宝,至少是现代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思想纲领。

第一是抗争,团结一切受压迫的阶级,推翻头顶的剥削大山。

第二是自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会放弃,而是想办法的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