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瓶颈

冠军之心 林海听涛 1535 字 2022-09-20

他的看法和媒体、球迷不太一样。

他并不认为拿了亚洲杯亚军的国家队阵容已经稳固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能调整的,世界杯预选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12年的六月份要一直打到2013年的六月,整整一年时间。如果要打亚洲区附加赛的话,明年九月还有两场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有谁的状态不好,被拿出国家队的阵容都是很正常的。

至于为什么要一口气招入五名从未入选过国家队的球员,也很简单。在对阿曼的比赛中,高洪波发现这支国家队的“周易依赖症”越发严重。

不是说依赖周易不好,周易是球队的核心,本来就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足球毕竟是团体项目,只靠一个人是走不远的。而且周易再出色也是一个中场组织者,他是需要由人来完成他组织的进攻,也要有人来保护他的。如果他的队友表现不够给力,他就算使劲浑身解数也只能是踢得艰难,赢得惊险,甚至拼尽全力了都还赢不了。

对阿曼的比赛就是证明,主场对小组最弱的球队都赢得这么难,那对日本、澳大利亚呢?要想获得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中国队必须拿到小组前两名才行,拿个第三都要去打附加赛,打完亚洲区的附加赛还要去和南美洲打,这对中国队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为什么对阿曼的比赛踢的那么简单?赛后高宏博和教练组的人进行了复盘分析,大家得出了一个一致意见,那就是这支球队过于依赖周易,踢球越来越不动脑子,越来越不够努力了。他们认为反正有什么问题周易会解决的,所以在关键的时候就拿不出那种拼刺刀的精神,那口气一旦泄了,想再提起来可就难了。

有一部分国家队球员在亚洲杯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训练态度不够认真,自以为是在国家队的位置稳固了。还有些国家队球员因为在俱乐部里的事情,而逐渐打不上比赛了,比赛状态堪忧,身体条件不如亚洲杯时期。另外有些人因为自身实力的原因,想要应付更高的要求变得力不从心……

无论怎么训练,球队的实力提升都很难再达到对他要求,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瓶颈”吧。

这些都是让高宏博打算对国家队进行一次换血的诱因。

而最终让高宏博如此果断做出决定的原因,则是国奥队在伦敦的出色表现,他在伦敦看到了一支充满了蓬勃朝气的球队,而且队伍中有不少能力出众的球员。

要不是孙盼受伤的话,其实这次一口气被招入国家队的新人会多达六人。

周易个人能力是很出色的,可是他作为组织核心,再出色也需要有同样出色的队友来和他配合,否则他的传球意图不被理解,他传出去的妙传被浪费……那也不行啊。

在高宏博看来,如今这支国家队里有些人已经跟不上周易的节奏了,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虽然他们可能是老资格的国脚了,但让他们继续留在国家队是对球队的不负责。所以必须换血。

这可能有些残酷,但如果输掉了是杯预选赛,球员们还能继续回俱乐部吃香喝辣,高宏博这个主教练就要引咎辞职,被万人唾骂,承担被淘汰出局的主要责任。他不这么做,那就是对自己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