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贾珩:……延误了剿抚大计,本帅绝不姑息!

秦可卿柔声道:「那妹妹慢走。」

荣国府,梨香院中

「乖囡。」薛姨妈看着从外间而来的宝钗,好奇问道:「珩哥儿媳妇儿留你说什么呢,回来这般晚?」

「嫂子也没说什么,就是随意闲聊了几句,说着香菱的事儿。」宝钗接过莺儿递来的脸盆,洗着手,伴随着水盆中的「哗啦啦」声响,绵软丰腻的小手在水盆中拨动清波。

「你和珩哥儿媳妇儿多呆呆也是好的,她是个宽厚温和的。」薛姨妈也不疑有他,笑了笑说道。

须臾,感慨道:「说来,王宁府那边儿是越来越体面尊荣了,也不知这次之后,宫里给珩哥儿封着什么爵位。」

正如贾政先前在荣庆堂中不好让贾母议论着,此刻府中私下里难免会议论着贾珩的这次大胜,朝廷会如何加官晋爵。

加官已有,兵部尚书衔,而晋爵还需等贾珩彻底抵定河南局势,班师回京,才有说

法。

宝钗拿过手手巾擦了擦手,轻声说道:「宫里一直器重着珩大哥,先前是一等男爵,想来这次怎么也升到子爵。」

薛姨妈忽而幽幽道:「那秦家好姑娘真是命好。」

宝钗水杏般的莹眸,在灯火映照下清润明亮,只是见着几分嗔意,说道:「妈,各人有各人的福运,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拉过宝钗的手,就近坐下,轻声道:「唉,为娘这心头终究有些不甘,咱们也算是看着珩哥儿一点点起势,记得刚进京时,他也才三品的爵位,现在都位极人臣,一天一个样,你说有没有可能封侯爵,公爵的羹?乖囡,你平常看的书多,你说他能最终走到哪一步?」

「妈,珩大哥做的这些事儿,也是寻常人做不来的事儿,不说其他,听说他这一路去河南,还亲自和贼人动手着,这是多大的险处?」宝钗轻声说道:「至于封爵,他领着京营,以后用兵的机会不少,只要一直立有功劳,公侯什么的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就是将来封个郡王也是有可能的,开国以来,朝廷就封了四位郡王,世袭罔替,这都是有着前例。」

贾珩当初给宝钗提及郡王之事后,宝钗闲来无事也寻来一些书籍,对开国勋贵有着研究。

「郡王,这可……」薛姨妈面色微震,喃喃说道:「人常言,富贵险中求,只怕这等富贵也不疑寻常人能消受着的。」

唏嘘感慨了几句,忽而想起先前的事儿,低声问道:「乖囡,我瞧着宫里的那位咸宁公主,她这趟也跟哥儿去河南,听你表姐说,这位贵人还没许人,我怎么寻思着有些不对。」

宝钗凝了凝秀眉,道:「妈,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薛姨妈压低了声音,说道:「就是今天下午和你姨妈一块儿闲聊,你说,珩哥儿别是和那戏文里那陈世美一样,最后和那公主……」

下午时,随着贾母回去午睡,薛王两人回到荣国府时,也说了一段时间小话,自是提及贾珩的这次立功,然后就顺势提到咸宁公主。

「妈,那位贵人是因为有个舅舅在河南,这才过去的。」宝钗凝了凝眉,轻声说道。

「话说是那样说,可我听三丫头好像说过,先前那位公主就跟着珩哥儿在京营跑前跑后的,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也不怕人闲话,多半不寻常。」薛姨妈低声道。

事实上,妇人在后宅,就爱背后说着这些是非长短。

「珩大哥不是那种人,再说秦家老先生现在工部为公一衙部堂,这还是珩大哥帮着谋划的。」宝钗轻声道。

如果秦姐姐地位不保,那她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而且,珩大哥应该不是那般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的人。

薛姨妈想了想,道:「我也是这般想着,不然,珩哥儿也不会帮着那秦家,还有帮着你姨父,倒是有情有义的,你说怎么你哥哥就……」

说着,又是提起了薛蟠。

「妈,哥哥的事儿,不用再想了,等哥哥过了几年,成家立业就好了。」宝钗宽慰说道。

提起此事,心头也有几分气沮。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是五六天过去。

京营骑军在河南汝宁府等地的捷音也不停传将过来,贼寇起势之地的汝宁府被官军全线收复,原鸡头山的贼寇高岳残部被清剿一空,而罗山县也重回官军手中,犯官钱玉山、牛继宗等人俱已押赴神京。

自开封府城收复以后,贾珩也投入到对开封府城以及下辖州县的抚恤赈济事务中。

首先,是对死难者进行抚恤,这是朝廷挽回人心之举。

其次,对被俘虏的八千余贼寇进行甄别,对作女干犯科的大女干大恶之徒

,通过检举、揭发的形式,绳缚游街,前后处斩了七八百人。

这些都是在高岳占据开封府城期间烧杀抢掠、作恶,犯下累累罪行的贼人。

一时间,血腥气弥漫了整个开封府城,但开封府百姓并无恐惧不说,反而民心大悦,无不盛赞贾节帅的雷霆手段。

最后,对贼寇和丁夫则是判罚不定期限的徭役,兴修水堤。

也在昨日,从洛阳城赶来的步卒,齐齐涌入开封府城,贾珩也对开封府下辖四州二十八县进行了初步摸底。

此刻,巡抚衙门

贾珩正与祥符县知县宋暄,尉氏县知县焦景行,还有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江元武,按察副使廖明琨、按察佥事薛良益,等藩臬两司以及州县官员聚在一起,议论河南民政。

此外,从洛阳押送而来一批药材的冯廉,也坐在不远处旁听。

河南藩臬两司官员,都是在此次开封府陷落后,赖以幸存下来的官吏。

贾珩目光掠向一众官吏沉声道:「据本帅所察,河南近年以来,旱蝗两灾频生,水利利堤堰更是经年不修,仅以汴河为例,商丘之段,水浅至膝,舟楫难行,两岸良田不得水沛之润,如此种种,亟需趁干旱之期疏浚掘挖,否则等夏汛之日,恐有不测之险。」

汴河又名通济渠,算是大运河的一段。

陈汉定都长安,在建国初就对通济渠和广通渠都进行了深度疏浚和挖掘。陈汉太祖听从当时工部尚书池景洲的建议,在关中等地广植林木,并颁发诏命,令凡宫殿营造土木悉采贵州深山之木,而不许伐秦岭一木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