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贾珩:为什么一个个都这么自信?

贾母看向那挺着大肚子的丽人,心头也有几许感慨。

雍容大气,这才是大妇风度。

不过想来也是,可卿已经有着身孕,宫里那些帝女和宗室之女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和根基。

贾珩面色有些不自然,而抬眸之间,迎上一双粲然明亮的星眸,正是柳眉星眼的黛玉。

黛玉拿着手帕掩嘴轻笑,星眸凝露,似是欲言又止。

这会儿,秦可卿似乎感知到两人眼神的交流,转头问着贾珩说道:“林姑父回来了吧?”

贾珩道:“也就这几天,太原那边儿还有一些手尾需要处置,边军的粮秣供需仍需及时供应。”

八大晋商一案这几天在整个太原已经传扬开来,锦衣府仍在全力侦缉相关涉案人等,而此事其实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但相关商贾的家财,如亢家、乔家两家已经开始查抄、籍没,赃银入库,充入国库。

其他六家晋商也相继落网成擒,由锦衣府讯问走私的本末,因为贾珩挟大胜而归,是故朝中一些言官的浮议暂且被压制了下去。

秦可卿柔声道:“林妹妹这几天没少挂念林姑父,夫君回头和林妹妹说说姑父的事儿。”

贾珩点了点头,凝眸看向黛玉,对上那细眉之下的晶莹明眸。

又是半年时间未见,近及笄之龄的黛玉,出落的愈发亭亭玉立,已有几许秉绝代之姿容的绛珠仙草既视感。

黛玉柔声说道:“珩大哥,爹爹前天来了书信,说太原那边儿事情比较多。”

贾珩低声说道:“也就这两天了。”

薛姨妈此刻看向那侃侃而谈的少年,脸上现出黯然之色,心头涌起一股苦涩,她家姑娘的婚事怎么办?

等明天请珩哥儿吃个饭,顺便说说宝丫头的事儿。

秦可卿笑了笑说道:“薛妹妹说这段时间的账簿,夫君也去看看。”

贾珩抬眸看向宝钗,凝眸说道:“薛妹妹,这几天一向可好。”

“珩大哥。”宝钗看向那少年,水润杏眸凝睇而望,似有泪光闪烁,但少女终究惦念着此时正是大喜的日子,只得抑制了那一股怅然情绪。

贾珩深深看了一眼宝钗。

贾母笑着看向贾珩,说道:“宝丫头也是咱们家的亲戚,这都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知根知底的。”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的,但在场之人都明白了什么意思。

贾珩笑了笑,道:“先前倒是没有和老太太说,老太太知晓了?”

“嗯,知道了。”贾母面上笑意不减,然后看向薛姨妈,道:“宝丫头她娘也着急的不行,眼瞧着年纪都不小了。”

此刻,宝钗微微垂下螓首,手中捏着一方手帕,脸颊微微泛起红晕。

厅堂中知道细情的众人,都看向那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的少女。

贾珩道:“这次是有一些波折,再等下次也等不了多久。”

说着,看向宝钗,轻声说道:“薛妹妹。”

宝钗闻言,抬起眸子,对上那一双坚定、真挚的目光,似有千言万语交织在一起。

宝钗心头剧震。

她明白了,这是承诺。

众人看向那眼神交流的两人,心思各异。

邢岫烟暗暗摇了摇头,这位珩大爷什么都好,甚至堪为举世无双,但招惹的女人也不少。

然后,贾珩也不多言,凝眸看向一旁的妙玉,问道:“这趟出去,不少将士血洒疆场,英灵不散,妙玉师太什么时候念念经超度超度?”

此刻,妙玉闻言,循声而望,两弯柳叶细眉下,一双清冷明眸深处藏着一抹炽烈,待水波盈盈地看向那少年,须臾,宣了一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这几天会布设道场,为战殁将校念经超度。”

贾珩看向甄兰和甄溪,说道:“兰妹妹和溪儿妹妹这段时间在家还好吧?”

甄兰那张肖似甄晴的脸蛋儿,笑意略有几许冷艳,说道:“多谢珩大哥关心,我和妹妹在家中一切都好,前几天江南大姐姐和二姐姐来了书信。”

提及江南的甄晴和甄雪,贾珩面色顿了顿,心神也有几许恍惚。

甄晴与甄雪按着时间算,这会儿也该有五六个月了,也该去看看她们了。

贾珩与甄兰打完招呼,转眸看向一个小胖妞,说道:“琴妹妹,诺娜这几天在哪儿?怎么没有见着她?”

宝琴宛如两道翠羽的秀眉下,一双水润杏眸眸光盈盈,而丰腻雪肤的脸蛋儿,婴儿肥因为笑意现在浅浅梨涡,糯声说道:“诺娜她这两天去军器监了,对了,珩哥哥,这次轰毙皇太极的是那红夷大炮吧?”

贾珩笑了笑,说道:“记得上次海战时,你就对那红夷大炮问东问西的。”

等过两天,要不要让宝琴看看他的红衣大炮?

宝琴轻笑说道:“等珩哥哥有空暇了,我和云妹妹还想听你讲故事呢。”

贾珩点了点头,看向那雪肤玉颜,眸光盈盈的少女,心神微动。

有近半年没有怎么搭理过宝琴,这小姨子许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就在你一言、我一语向着贾珩叙说之时,一个嬷嬷开口说道:“二老爷与宝二爷来了。”

贾珩起得身来,看向笑意满面的贾母,说道:“老太太先在这儿用着饭,我去迎迎老爷。”

贾母笑了笑道:“珩哥儿,也让宝玉上来吧,一块儿热闹热闹。”

贾珩面色顿了顿,并未接话,然后下得楼梯,一路穿行过灯火辉煌的抄手游廊,出得月亮门洞,就已见得贾政以及宝玉两人来到庭院中,正在与贾琮、贾环、贾兰等小一辈儿的贾府男丁叙话。

今日自不是族宴,而是一场宁荣两府共聚话凯旋的家宴。

贾政儒雅白净的面皮上,红光满面,目光振奋而激动地看向那少年,讶异问道:“子钰,一别半年了,总算回来了。”

眼前少年已然成了三等国公,宁国先祖也才是这个爵位,宁荣两府的气势真是蒸蒸日上。

宝玉看向那气度沉凝的少年,近前,同样规规矩矩行了一礼,说道:“见过珩大哥。”

贾珩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相邀道:“二老爷先落座吧。”

宝玉正要转身上得楼梯,忽而被贾政唤住,沉喝说道:“你还想上哪儿去?”

宝玉吓得一缩脖子,连忙讷讷应了一声,在一旁落座下来。

他想上去看看来着,上面姊妹多一些,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贾珩与贾政、宝玉一同落座下来,三两句话不自觉议起了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