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钗黛大婚,宝玉崩碎(求月票!)

毕竟,节儿遗传的可能是陈家的基因。

冯太后慈眉善目,笑着看向那容颜娇媚的丽人,柔声道:“这孩子好好养着,你下半辈子的依靠,可就看他了。”

“母后说的是。”晋阳长公主雍丽眉眼笼起笑意,粉唇莹润微微,轻轻拉了一下那小家伙的小手,说道:“听见了没有,娘亲以后可就指望你了。”

冯太后凝眸看向家女儿逗弄着孩子,翕动了下嘴唇,似是想要开口询问丽人,这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

但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这些事儿,还是等晋阳想给她说的时候再说吧。

咸宁公主静静看着这一幕,那张清丽脸蛋儿上若有所思。

姑姑的孩子为何会和洛儿像三四分?

这…难道?

丽人清眸闪了闪,粲若星辰,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别真是?

应该不至于,虽然以往常和先生玩闹,但先生应是有分寸的,怎么能珠胎暗结?还生了一个孩子?

相比咸宁公主的心绪复杂,李婵月则要简单的多,柳叶细眉之下,那双藏星蕴月的眸子中,分明沁润着丝丝好奇,看向那似乎正在卖萌的小小男孩儿。

心头涌起一股羡慕。

如果她也能有这样一个孩子就好了。

小贾先生说,她和表姐很快也会有的,这时候却不见什么动静呢。

……

……

魏王府

后院一间装修考究,古色古香的花厅当中,魏王也在招待着舅舅宋璟,说道:“舅舅去了内务府会稽司,当知内务府财务虚实?”

宋璟点了点头,面色难掩兴奋之意,朗声道:“内务府这些年,可谓财源滚滚,获利颇丰,矿藏、皇庄,所产不可胜计,尤其是南方海贸大兴,听说金陵的体仁院每年所得利银颇丰。”

内务府俨然已经成了一块香气喷喷的肥肉,魏王其实相对而言,可谓得天独厚。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说道:“姑姑执掌内务府以来,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府中财用更是蒸蒸日上,先前的数次大战,内务府都从中源源输送不少,为大汉威震四夷转运了不少粮秣军需,尤其是西北大战。”

他那个姑姑贤能不在朝廷名臣之下。

宋璟道:“这次长公主从金陵回来了。”

魏王陈然道:“咸宁上次说过,已经回来了。”

想了想,魏王陈然轻声说道:“舅舅,还有一桩事儿,要和舅舅叙说。”

“何事?”宋璟问道。

魏王陈然面上有些不自然,斟酌言辞,说道:“母后有意将妍儿表妹许给贾子钰,舅舅觉得意下如何?”

宋璟:“???”

他是不是出现幻听了,还要许配给贾子钰?不是他的女儿,怎么也许给贾子钰?

魏王陈然神色微顿,低声说道:“母后说两人情投意合,倒也是成人之美。”

宋璟闻听此言,默然片刻,说道:“既是娘娘赐婚,那就依娘娘所言吧。”

反正事到如今,也只有让那少年与自家女儿成婚了,对然儿将来的东宫之位也更能稳妥一些。

魏王见宋璟答应,心头倒也不意外丝毫。

因为宫中懿旨赐婚,宋璟显然没有拒绝的可能性。

宋璟道:“王爷,内务府堪比一个小朝廷,职责涉及户工诸司。”

魏王陈然摇了摇头,说道:“父皇不会将内务府尽托一人的。”

换句话说,那种借内务府壮大己方力量的希图,根本就实现不了。

魏王陈然眉头紧皱,说道:“舅舅,我成婚二三年,膝下始终无所出,这样下去……”

宋璟迟疑了下,说道:“殿下先前不是与卫妃聚少离多,要不,再等等不迟。”

魏王陈然闻言,点了点头,但清隽面容上不乏恼怒之意,说道:“但京中已有诸般流言,听来实在让人可恼。”

宋璟想了想,说道:“流言不用太过理会,殿下近来看是否能够纳妾,为天子子嗣绵延所计,广纳妾室,并不会为人诟病。”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说道:“舅舅,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是得多纳一些妾室了。

这位魏王先前为了维护好名声,反而还有些放不开,如今一直无子,显然心态崩了,已经坐不住了。

……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闲处光阴易过,倏忽重阳佳节。

不知不觉,就是十来天的时光过去,在这些天中,贾珩或是陪着妻妾促膝长谈,或是前往栊翠庵与妙玉共叙天伦,或是与凤纨幽会于凹晶馆,好不逍遥自在。

当然,其中也去了军器监几次,指导军器监的匠人改进火铳制艺。

这也是贾珩少有的没有处置公务,专心陪伴家人。

转眼之间,也终于到贾珩与宝钗、黛玉奉旨完婚的大喜日子。

崇平十八年,九月九日,重阳佳节——

此刻,一整条宁荣街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宁荣两府廊檐下的嬷嬷,一张张徐娘半老的面容之上笑意繁盛。

在这一刻,外人看去,几乎是恍惚之间,穿越到了半个多月前,分明是前日的翻版。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着一身绫罗绸缎的衣衫,那张脸蛋儿白净细腻,此刻立身在廊檐上,眉眼间满是笑意呵呵。

而自家孩子,薛大脑袋同样脸上笑呵呵,而一旁的薛蝌则在不远处忙前忙后,帮着薛家人招待着。

厢房之中,宝钗一袭华美宽大的火红嫁衣,满头珠翠,珠光熠熠,衬托着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白里透红。

此刻,宛如一株娇艳不胜的牡丹花,端坐在梳妆台前,看向那菱花铜镜中头戴凤冠霞帔的丽人,桃腮杏眼中渐渐浮起欣喜之色。

只是,恍惚之间,心绪深处之中,也有几许百感交集。

自崇平十四年冬,一家人上得京城,与他道左相遇,到现在的崇平十八年,快要四年过去了。

她也穿上了一身嫁衣,嫁给了他。

这次是以正妻的身份,一品国公诰命夫人。

宝钗光洁如玉的额头,修丽双眉之下,水润杏眸凝露而闪,柔声道:“莺儿,去将那枚凤头钗拿过来,我去换那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