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崇平帝:给他生了孩子,还不够吗?

崇平帝温声说道:“母后,也没有说什么,母后,到书房叙话。”

说着,近得前来,一下子搀扶过冯太后的胳膊,向着内书房而去。

冯太后在内书房之中落座下来,轻声说道:“你这一大早儿就唤晋阳过来,看来是有什么事儿。”

崇平帝默然片刻,道:“就是问了下晋阳府上那个孩子的事儿,别的也没有什么。”

冯太后轻轻应了一声是,说道:“她那个孩子我倒是知道,怎么了?”

崇平帝柔声道:“也没有什么,就是问问。”

这会儿,咸宁公主已经驱赶着嬷嬷离得内书房。

“皇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冯太后白净面容微微一诧,说道。

崇平帝迎着冯太后的目光注视,低声问道:“晋阳的孩子是子钰的。”

冯太后:“????”

什么意思?她是不是听错了?

冯太后说着,抬眸看向自家女儿,见到那张雍容、华美的脸蛋儿泛起团团玫红气晕,冯太后一下子明白过来,声音高了几度,唤道:“荔儿。”

前些时日,她还见过那个节儿,原本以为是晋阳在江南跟哪个才子生下的孩子。

“母后。”晋阳长公主垂下弯弯眼睫,低声说道。

而就在这时,这位老妪也将一双沉静目光,转而投向不远处的咸宁公主,道:“咸宁,你可知道此事?”

毕竟,拉自己过来的就是咸宁,那也就是说,咸宁她对这些也是心知肚明了?

咸宁公主柳眉弯弯,那张妍丽、明艳的脸颊羞红如霞,柔声说道:“祖母,我还…是后来的呢。”

冯太后:“……”

所以,这已经合起伙了。

再去看一旁的李婵月,老实孩子的少女,粉腻嘟嘟的脸颊上全无意外之色,藏星蕴月的眸子中依然蕴藏着纯真、清澈。

冯太后只觉有些头疼。

那位贾珩身上究竟有什么魔力,这宗室的女人,都跟灌了迷魂汤一样,宗室的女人,无论大的小的,都死心塌地跟着他。

冯太后以手扶额,只觉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母后。”崇平帝眉头紧锁,凝眸看向冯太后,担忧不胜问道。

冯太后忽而说道:“你们让母后缓缓。”

崇平帝:“……”

什么意思?母后也觉得错综复杂了,是吧?

而后,又看了一眼已是做安静淑女状的丽人,冷哼一声,心头暗恼,这时候倒是知道不成体统了。

冯太后蹙了蹙眉,苍老眼眸转而变得目光锐利,说道:“皇儿,此事不可声张,天家名誉至重,不容外界非议,就连荔儿的孩子,对外也当宣称收养才是。”

崇平帝点了点头,低声道:“母后说的是。”

然后看向一旁的晋阳长公主,说道:“晋阳,你觉得怎么样?”

晋阳长公主此刻也反应过来,说道:“我听母后呢。”

冯太后清声说道:“你要听我的,就不该……”

说到最后,这位太后娘娘已是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自家女儿。

这都是什么给什么?

可一想起咸宁公主都是后来的,似乎一切也都顺理成章了起来。

甚至,婵月都是为了她这个好闺女掩人耳目。

晋阳长公主白腻如雪的玉容上,似乎也颇有几许不自然,垂下青丝如瀑的秀美螓首,美眸之中莹莹如水。

冯太后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有什么事儿,你们兄妹商量罢,如今你们也都是年岁半百的人了,母后就你们两个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是兄妹,兄妹之间不要闹了生分。”

崇平帝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他再是猜疑、戒备,又岂会容不下自家的亲妹妹。

冯太后低声说道:“你们兄妹两个商量吧,母后这会儿有些累了,先回去歇息了。”

既然兄妹两人没有闹僵,她再待在这儿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只是,晋阳太过胡闹了,如何能与咸宁共侍一夫?

纵是媵嫁,那起码也是诸侯王才是,而且哪有天家的宗室之女媵嫁给臣子的道理?

待冯太后离去,崇平帝也将繁乱的心绪压下一些,凝眸看向那雍容华美的丽人,道:“先这样吧,这孩子就好生抚养,等将来也能成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材,其他的,等子钰回来再说。”

子钰原来是有儿子的,而且这个儿子,只怕是子钰的唯一儿子,那么,一些可能的担忧也就迎刃而解。

其实,这就叫软肋。

晋阳长公主闻言,目光感激地看向崇平帝,而后盈盈行了一礼,低声说道:“臣妹多谢皇兄体谅。”

而后,晋阳长公主告退离去。

崇平帝瘦松眉之下,目光凝眸看向晋阳长公主离去的背影,刚毅、沉静的面容上就是现出思索之色。

如今,晋阳与子钰关系太过紧密,内务府方面就不能再由晋阳独掌,否则,拥军具财,就有一些风险。

这位帝王从潜邸之时,大抵就熟知政斗之道,对这些权谋之术如何不知,几乎是瞬息之间,就明了其中的关要。

另一边儿,晋阳长公主出了内书房,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不知何时,赫然已至晌午时分,而面容之上不由浮起了几许苍白。

方才的对答,每一刻都觉得惊险。

虽然说心甘情愿废为庶人,但崇平帝究竟会不会降下怒火迁怒到贾珩乃至自家孩子身上,对丽人仍是一个未知数。

不大一会儿,却见李婵月从一旁的宫墙转角儿走出来,藏星蕴月的眸光盈盈如水,柔声道:“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