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贾珩:应该…不是演的。

这丫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上哪儿有孩子去?

妙玉却忍俊不禁,柔声道:“这孩子,你姨还没嫁人呢,怎么会有孩子呢。”

邢岫烟也有些哭笑不得,捏了捏小丫头粉嘟嘟的脸蛋儿,柔声道:“这孩子,整天跟小大人一样。”

不过,等他回来以后,她应该嫁人了吧。

小萝莉宛如黑葡萄一样的眸子骨碌碌转起,明亮剔透,那声音糯软而甘甜,柔声说道:“妈妈嫁人了吗?”

妙玉那张白璧无瑕的脸蛋儿上,笑容顷刻之间就是凝固下来,目中有些怅然。

她也是女人,何尝没有想过披上嫁衣,嫁给他呢?

邢岫烟轻轻揉了揉小萝莉额前的一缕葱郁秀发,柔声说道:“等你爹爹回来,你问问他不迟。”

妙玉:“???”

好吧,原本的想法或许的确有些天真了,尤其是她怀了第二个孩子以后,就觉得一直待在栊翠庵,无名无分,将来自家孩子只怕会受旁人的异样目光。

只是,话都说出去了,一时间,覆水难收。

不过借小孩儿之口说出来,或许也是个法子。

邢岫烟道:“等他真封了郡王,可以向宫中请封姐姐为夫人的。”

妙玉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熠熠妙目当中也有几许憧憬。

……

……

流光易逝,斗转星移。

不知不觉,时间就已经进入大汉崇平十八年的十一月中旬,天气开始逐渐转冷,北方的寒意愈重,铅墨色的乌云在天穹翻滚不停,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雪。

自贾珩率领的江南水师攻下盖州卫以及海州卫以后,盛京方面的多尔衮迅速反应,征召盛京城中大批将校士卒,前往海州卫城迅速驰援。

正如贾珩所料,阿济格与鳌拜两人商议之后,由鳌拜率军一万留在朝鲜王京,帮助朝鲜新任国君前议政的仆从军,坚守王京城,抵抗着零零星星的勤王大军。

而后,英亲王阿济格则是率领兵马回援盛京。

辽东,盖州卫城——

一方轩敞明亮的司衙之中,贾珩内着一袭飞鱼图案织绣精美的锦服,外罩一副玄色披风,垂眸翻阅着舆图,问道:“潇潇,这两天朝鲜方面可有什么新的情报?”

陈潇低声道:“朝鲜方面,女真已经大范围撤军,只有鳌拜率军一万在王京,助朝鲜前议政桂嗣哲筹建伪朝。”

贾珩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朝鲜的勤王兵马?”

陈潇摇了摇头,柔声说道:“不堪一击,惨不忍睹,被鳌拜数次打败,现在已经零零星星只有三股兵马,已经逡巡不敢前行,似要与朝鲜王京的伪朝,隔江原而治。”

贾珩眉头皱了皱,目光炯炯有神,冷哼一声,说道:“真是不堪一击。”

这不就是要与后世一般,成为南北朝鲜,然后互相对峙。

陈潇英气秀眉之下,凝睇而望,问道:“女真重兵调集,卷土重来,你有何破敌良策?”

贾珩摇了摇头,说道:“破敌良策不好说,现在只能守住女真的反攻之势,先前河北提督康鸿派出的前锋兵马与女真交手,双方不分胜负,已经撤回。”

指望康鸿的两万骑军兵进盛京,无异于痴人说梦。

女真立国四五十年,近半个世纪过去,盛京城没有那般容易好攻下,单单靠两万边军攻下,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陈潇道:“那就是先守后攻了。”

“天气已冷,马上就会下雪,我军要迅速在海州卫、盖州卫构建防线,只要挡住女真的第一轮反扑,明年调拨京营大军出塞,就能犁庭扫穴,一举荡平女真。”贾珩锐利剑眉挑了挑,冷眸炯炯有神,心头已有了定计。

陈潇点了点头,目光莹莹如水,问道:“那等了明年,你就不是在此坐镇?”

贾珩沉吟片刻,道:“这里交给水溶和韦彻两人,不过在此之前……可以先拿下朝鲜王京。”

贾珩说话之间,就将那双锐利、湛然的目光投向朝鲜王京城,在此之前,可能先平灭在朝鲜王京的鳌拜所部。

而一旁的顾若清听着夫妻两人叙话,而那张妍丽如雪的脸蛋儿肌肤上,就有几许怔怔之色。

贾珩抬眸看了一眼天色,说道:“你和若清先在军帐中聊着,我这会儿去看看城里的城防修缮的如何了。”

陈潇容色微顿,轻轻应了一声是,说道:“你去吧。”

贾珩说话之间,就是出了军帐,前往视察盖州卫城的兵备情况。

陈潇转过螓首,凝眸看向一旁始终默然不语的顾若清,轻笑了下,说道:“师姐,你在想什么呢?”

顾若清柳叶细眉之下,眸光盈盈如水,柔声道:“也没有想什么,战事是结束了吧?”

陈潇英秀细眉之下,那双清冷剔透的眸子之中现出一抹思索之色,柔声道:“暂时是结束了,最近这段时间,还是得积极备战才是。”

顾若清螓首点了点,柔声说道:“那你这段时间也多歇歇罢。”

陈潇目光微顿,柔声道:“我是得歇歇,嗯,师姐也是。”

顾若清也不知是不是心虚,那张清丽如雪的脸蛋儿,“腾”地羞红如霞,她总觉得师妹这话似是话里有话。

……

……

另一边儿,贾珩在锦衣府卫的扈从下,在盖州卫城中,视察兵务。

此刻,随着时间过去,城中的街道已经焕然一新,而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房舍前,也多是见到军卒警戒游弋。

两旁的将校士卒,见到那在锦衣府卫簇拥下,神色安然的蟒服少年。

盖州城经过先前一番炮轰大战,城门楼已经在炮火中被炸飞一空,城墙也被炸开一截,而许多地方都需要修补,以应对之后的女真兵马袭攻。

此刻,汉军军卒已经在搬运土石,对整个城墙上的缺漏进行填补。

贾珩一路巡视而来,正好碰到楚王陈钦与北静王水溶,两人联袂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