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五 楚王:否则,真的要血溅金銮?

神京城,宫苑

崇平十九年,冬,腊月十五,这个在后世《陈汉书》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一天。

楚王陈钦在内监和侍卫的簇拥下,近得含元殿前,此刻,温煦的冬日日光照耀在两侧手持长戟的锦衣府卫身上。

楚王陈钦放眼望去,可见戟光如鳞,炽耀人眸。

楚王陈钦沿着一条从门口一路铺就到底的红色地毯,向着含元殿不疾不徐行去。

此刻,殿中的崇平帝落座在明堂之下的金銮椅上,双腿上盖着一条羊毛毯子。

“陛下,太子求见。”立身在门口之畔的内监,声音尖锐而高亢,颇具穿透力。

楚王陈钦面色凛肃,剑眉之下,目光炯炯有神,举步而入。

进入殿中,在周围群臣的瞩目当中,向着坐在那雕刻着龙章凤纹金椅上的中年帝王行了一礼:“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平帝心头就有欣喜涌动,目光微顿,高声说道:“太子平身。”

“谢父皇。”楚王陈钦说话之间,起得身来,此刻接受着一众朝臣的恭贺,心绪难免激荡莫名。

他虽为庶出之藩,但一样也能君临天下,将来可为一代圣君。

“太子既定东宫,此后可行监国,署理朝政,唯望太子克勤克俭,以社稷家国为念,操劳国事。”崇平帝面色微顿,高声道。

楚王剑眉之下,眸光深深,心绪激动不已,面颊现出两抹不正常的红晕,高声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殿中一众群臣闻听此言,都齐刷刷看向那身穿银鱼蟒服的青年王者,正要行礼拜见。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阵阵震天动地的喊杀之声,让人心神惊惧莫名。

殿中群臣循声而望,面色震惊。

崇平帝闻听此言,眉头紧皱,喝问道:“戴权,怎么回事儿?”

而内阁首辅李瓒,面色倏变,看向一旁的高仲平,沉声说道:“这是哪里的喊杀声?”

高仲平面容就有几许错愕莫名,显然不知这喊杀声是从何而来。

不大一会儿,可见一个盔歪羽斜、面上带着血迹的内卫小校,跌跌撞撞地跑进殿中,惊慌失措,说道:“陛下,魏王和梁王的府卫攻打宫城,外城已经失守,兵马正在退向宫城。”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顿时哗然一片。

魏王竟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要做什么?难道不怕被千夫所指,口诛笔伐吗?

楚王陈钦此刻面色阴沉如铁,目中可见冷芒闪烁不停。

崇平帝那凹陷、瘦削的面颊涌起两抹潮红红晕,心头震惊莫名,惊声说道:“魏王岂敢如此?”

崇平帝只觉气血上涌,惊怒交加。

这的确出了崇平帝的意料,甚至先前都没有卸下魏王的五城兵马司差遣,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原是不疑魏王,谁知恰恰出问题的就是魏王。

如果早知道,当初将魏王打发到藩属之地也就好了。

因为,崇平帝先前已经经历过这么一遭儿,那就是齐王的伏杀,魏王如今又叛,对一位迟暮的老人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殿中群臣一时间,面面相觑,同样难以置信。

魏王这是要政变?

如今天子尚在,魏王要靠什么发动政变?

而两面金漆铜钉的朱红宫门之外,大批精锐兵丁正在与锦衣府卫和内卫交手在一起,双方厮杀声震天,震动四野。

魏王此刻一身盔甲披挂,驱车而来,四方皆是魏王府和梁王府的府卫,刀出鞘、弓上弦,周身杀气腾腾。

卫麒则率领大批京营兵马,一路陪伴着魏王的车驾,向着宫门疾驰而来。

其人,作为魏王的岳丈,在魏梁两藩决定谋篡皇位之时,汝南侯卫麒就已然没有了回头路。

此刻,大批汉军骑士奔腾呼啸,繁乱的马蹄声在这一刻“哒哒”而响,向着宫门疾驰而去。

大批汉军京营骑士与锦衣府卫厮杀在一起,听得刀枪碰撞之下,发出“乒乒乓乓”之声。

伴随着兵刃砍入皮肉传来的“噗呲”之声,惨叫声不停,可听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而魏王与梁王两府的府卫,此刻,手持刀枪,向着宫城浩浩荡荡杀去,再加上守城宫卫的接应,大批府卫快步涌进宫城。

宫中的禁\b卫反应也快,手持一把把弓弩和箭矢,向着魏王、梁王率领的兵马迎击而去。

一时之间,喊杀声震天。

而此刻,神京城中,五城兵马司正在迅速出动大批兵丁,封锁着神京城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可见山雨欲来之势,扑面而来。

自崇平十八年以后,京中的风风雨雨都没有停过。

……

……

宁国府,书房之中——

贾珩这会儿落座在书房之中的一张漆木条案后,凝眸看向一旁的陈潇,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感受到那清香袅袅,有些心旷神怡。

“锦衣密谍传来的消息,魏王与梁王已经率领兵马攻打宫城了。”陈潇容色肃然,清声道。

自从前几天刺杀仇良一事失败之后,陈潇被弄得也颇为有些尴尬。

这算是什么事儿?

这等失误,连陈潇也有几许无语。

贾珩想了想,剑眉之下,目光现出一抹思索,问道:“魏王已经行动了,这下子,一旦开弓就没有回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