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这人没法处

他导演费、片酬、编剧费等等,一大笔钱加一块儿才算了两百万。

和钱宸、王顺溜的片酬等同。

你自己不友情价,凭什么让别人友情价,王顺溜是影帝,钱宸的片酬早就涨到五百万了。

现在到了电影已经收尾的阶段。

还按照最开始的配比方式分份额,那就纯粹是欺负人了。

完全无视了电影可以赚钱的事实。

“行啊,合作愉快!”徐征哈哈一笑,仰头灌了一大杯酒。

麻痹的,葡萄酒真难喝。

有疑似眼泪的东西,顺着眼角流淌。

徐征最开始一千二百万,给了陈芷曦两百,后来追加五百。

最终是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占了30,而钱宸之前是一千二百万,现在他“朋友”追加一千万,总的占用44,至于他的朋友是谁,不用问都知道。

果然,当钱宸说出西辰的名字,鬼都知道这是所谓的夫妻店。

至于钱宸要求在片头加西辰的cg,徐峥也只好“开心”的答应了。

内心的却一个劲的诅咒,祝你们早生贵子,生五个,穷死你丫的。

王顺溜投资一千万,占了20。

陈祉希只有三百万的份额,也就6的份额,是几个人里头最少的,但她已经很满意了。

真要是请了大厂入局,她连原本的那点都未必能保住。

当然,如果真是大厂入局,也不可能如此简单粗暴的分份额,这一点都不科学,实在太草台班子了。

但是人在屋檐下,徐征也只能认命。

至于发行,交给了伯纳负责——伯纳那边有实力也有诚意,两千万的宣发费用,承诺给做到足量。

至于宣发的钱,理论上是由发行方承担,实际操作中哪一方承担的情况都有。

因为华夏电影的行规是宣发费用在发行回款中优先回收。

举个栗子,一部成本五千万的影片,又花了一千万做宣发,如果最终电影票房一亿,发行回款四千万。之前付出的宣发成本一千万首先从这四千万里面回收。

剩下的三千万再按照比例分配给影片投资方。投资方是亏损的,但是发行方可以保证盈利。

发行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只是需要统筹的资源比较多,一般的小公司根本做不来。

不过,也有发行方选择激进方案的,或者碰到了票房前景乐观的影片,发行方为了抢到项目,争取后面的发行代理分成,当然乐意承担发行费用,甚至承诺票房保底。

这样有利于在影片票房达到x亿以上时,发行方拿到额外的收益。

这种情况叫发行方垫付宣发费,甚至保底发行。

对于票房前景不看好的影片,发行方预期票房表现不好,没有动力承担宣发费用,这种情况就只能是制片方承担。

《泰不容易》就是如此,徐征连根头发都没有。

头上没毛,办事不牢。

鬼才愿意帮他垫付发行费呢,如果票房分账连发行费都裹不住,也是够扯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