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考察苏-35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5222 字 5个月前

一个星期之后,苏霍尹设计局正式发来邀请,请东方的客人去格罗莫夫试飞院,欣赏他们苏-35战斗机的风采。

得到了消息之后,林老再次带队,一大群人兴致勃勃地前去欣赏老毛子最先进的战斗机。

“这是我们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它装备了全新的设备,比如说,它的雷达系统,我们升级为了最新的n011雷达,它是我们国内第一款使用平板缝隙天线的机载雷达。”苏霍尹设计局的负责人西蒙诺夫兴致勃勃地给众人介绍:“它的出现,让我们的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研发阶段,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跟踪20个目标,并且攻击其中的8个。”

一直以来,老毛子的战机最优秀的就是机动性,而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电子系统的落后,在苏-35上,这些缺陷都被弥补上了!

经过了反复的研究,他们终于解决了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加工难关,已经在苏-35上正式使用这种雷达了!

“面对轰炸机的目标,它拥有四百公里的探测距离,面对rcs为3平方米的目标的时候,它的探测距离也能达到140公里,而且,我们这款战机还特意地在尾部的尾椎里面,安装了一个后视雷达,如果要是有敌机追击的时候,后视雷达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同时,还能引导我们的空空导弹向后面攻击。”

这也是苏-27系列飞机独有的功能了,其他的飞机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

从尾部看,两台发动机的中间,会多出一个尾椎来,就像是蜜蜂的倒刺一样,它原本是气动设计的结果,但是,尾部那个地方正好可以用来安装后视雷达,让它成为全球绝无仅有的拥有后视雷达的战斗机。(也有说法这个东西叫尾撑)

听到西蒙诺夫的介绍,一众人都很惊讶。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动1493雷达来替换原本笨重的n001雷达了,倒卡天线的雷达早就该退休了。但是,这种雷达的性能也没有正面优秀啊!

面对运输机,能探测四百公里远,还能追20打八!什么时候,老毛子的技术比己方还先进了?

“西蒙诺夫先生,贵方的这种雷达的确很先进,能否在稍后的表演中,给我们进行一下测试?尤其是这个追20打八。”

听到秦涛的提议,西蒙诺夫脸上的笑容变得僵硬了:“这个嘛,你们也知道,我们目前资金紧张,一次起飞二十架靶机,还把其中的八架给打下来,对我们来说太费钱了。”

“如果你们舍不得花钱的话,可以从我们国内调二十架靶机过来。”秦涛继续说道:“消耗都算我们的。”

“这个不太好吧?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呢?”

林老何等精明,立刻就从双方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西蒙诺夫说的这些性能,肯定都是吹的!所以他才不敢测试。

“既然这样,那就起飞一架运输机,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探测四百公里的运输机的。”林老加入了战团。

美国老的awg-9雷达,最远的搜索距离才不过315公里,之后其他的战机,搜索距离还比不上这款二十年前的雷达,至于老毛子的技术,也绝对不可能比awg-9雷达强。

“我们今天给大家演示的是这架飞机的机动性,电子系统方面,我们只做介绍。”西蒙诺夫继续推卸:“我们也没有联系相关的运输机作为目标。来,大家到尾部,可以看看这架飞机的发动机,这是我们最先进的al-35f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45吨,它让我们的飞机推重比更加出色,可以做更多的机动动作,如果是配合失量喷管,还能做很多大名鼎鼎的机动动作。”

原本打算介绍一下电子技术,让东方人羡慕一下,谁能想到,对方还当真了,揪着不放,西蒙诺夫也只能转移话题。

林老和秦涛对视一笑,不用说什么,已经明白了。

其实,n011雷达虽然用了平板缝隙天线,但是根本就不成熟,它就是个半成品,所以,老毛子在测试过之后就放弃了,接着改进到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被称为n011。

后来的苏-35s用的雪豹雷达,就是无源相控阵体制的。

众人从这架飞机的前面,走到了侧面,又走到了后面。

机体依旧带着老毛子的特色,铆钉外露,虽然重新喷了一遍油漆,但是依旧显得历尽沧桑。

苏-35战机的编号是从701到710。第11架也就是711,就是那架苏-37

不过这些原型机并不是全新生产的,比如701,702,705,706,707这几架战机就是在量产型苏-27战机基础上大改而来。当然了,作为试飞机,必须得有试飞代号,701号原型机的正式编号是t-10-1,是88年首飞的第一架原型机。

此时,展示在大家眼前的是707,属于在红色帝国崩塌之后建造的试飞机,机体还算新一些。要是其他的飞机,估计状态就更差了。

眼前这架飞机,采用了和苏-27不同的前机身、鸭翼、尾撑。但是在中段机身、垂尾、机轮上都与苏-27量产型号相同。众人看上去,更是有种亲切感。

有些人的脑子里已经在思考了,这种飞机弄回去,601所测绘一下,就能在112厂生产了!它采用了三翼面布局,比苏-27的机动性强一大截啊!

其实什么苏-35,不过就是多装了个小翅膀的苏-27而已,当初苏霍尹设计局的编号,也是苏-27,后来为了更好地把飞机卖出去,才改名叫做苏-35

就和米格机一样,米格-29的名声臭了之后,米高扬设计局把米格-29进行了大改,然后起了个米格-35的名字,可惜还是没卖出去。

相比之下,坦克就要好得多了,t-72名声臭了,改名叫做t-90,还真卖出去了一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