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制霸手术室 时逢而已 1810 字 2022-10-02

柔软的细导管通过穿刺针植入,李越慢慢推入类固醇。

他莫名觉得自己今天做助手都特别顺。

与此同时,林熙冬已经同步缝合撕裂的硬膜囊,只抬头看了管杰一眼:“纱布止血,准备前路。”

管杰赶紧上前配合填塞止血。

一直拉钩的周明明已经看得云里雾里,就觉得老师们都好厉害,操作又利落。

这林医生,不对,林老师但切口出血量好少啊。

原来,这就是松懈马尾神经。

这是在缝合硬膜囊?

虽然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但是手部力量还算充足,知道手术应该才刚开始,周明明是努力睁大眼睛,垫脚伸头想多看看手术,心里也知道,后期看视频和现场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

手术......实际已经进行到一半。

林熙冬开的前路切口很小,直接在爆裂下骨折的位置,做了全切除,只是做着的时候眉头紧皱:“李越,刮除这边的椎间盘,就保留骨性这边。”

“好。”

此时,她来到了手术的重头之一,利用复位钳撬拨转正,并前后同步复位锥体。

也就是手动将脱位脊椎恢复原来的位置。

前后路联合入路对创伤口大,其实并不合适重伤患者,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前路或者后路手术处理都没办法比的优势,就是建立更持久稳定的脊柱三柱结构。

人体的脊柱,承担了负重、减震以及运动的多重作用,它所呈现的力学稳定结构,并不是积木一样摆放整齐就好,它需要根据患者独一无二的力量分布情况调整,所以不同的人对应脊柱的稳定点并不相同。2

林熙冬其实并不能百分比模拟出对应的位置,只是在大量的手术经验堆积下,她脑海里有一个基本的生物力学结构,能够有一个评估数。

虽然没办法保证未来恢复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劳力工作,但是做到90%复原,满足日常生活适量运动,还是可以。

可即便如此,整个操作过程中,她的手是坚定而有力,如同在平面上稳定放立鸡蛋一般,找到一个最稳定的生物力学点。

处理完这里,她才长长呼了一口气:“前路准备肽网植骨固定,后路外侧植骨,你们同步进行。”

脊柱稳定性大方向她已经确定,接下来李越和管杰就可以配合完成。

她需要处理另一个重头戏,修复患者的中枢神经。

人体的神经系统其实不少可以再生,但是中枢神经却不是。

所以,让中枢神经这样高度分化的细胞自愈,就对患者而言很难。

林熙冬可以确定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没有完全损伤,不然刚刚查体也不会出现反应,所以现在如果即使给他的中枢神经通路恢复,患者瘫痪的几率很小:“给我戴上显微镜。”

一旁的男护士韦明同样打着十二分精神,虽然有些迟疑,但是动作很快。

毕竟刚刚林熙冬体格判断的位置和ct、mpi的片子定位几乎一模一样,即便他没跟着介入手术,他也知道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

李越在做熟练的纵向支撑物固定,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开口:“林老师,要用显微镜是?”

他以为这个手术已经进入尾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