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

制霸手术室 时逢而已 2213 字 2022-10-02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楼亮亮遇到胡同的时候,这家伙说让她多花时间在自我成长上,委婉的告诉她要振作......

她也是和这家伙熟悉之后才理解,他这只真的在安慰,类似在做最坏打算的安慰,如果楼亮亮不在了,她应该要做的目标。

“我以为你不需要安慰?”轻轻咳嗽了一声,张昱墨略微有些窘迫,“毕竟最坏的情况就是你什么都研究不出来,可你的手术依旧是顶尖水平,可以治疗很多患者,有什么好怕的?”

“科研这件事,别人或者别的领域怎么样我不知道,我个人觉得有时候需要几分运气。”张昱墨这下知道怎么安慰了,“我之前做了辐射吸收量测试,用两年时间,用了近万种材料都毫无头绪,最后因为仪器数据出错,导致温度湿度变更影响材料损耗,才在阴差阳错中发现了关键点。”

“但如果没有这个运气,根据温度湿度影响条件因素模拟出这类实验精度,我至少还要在这个课题中困扰七八年才能有结果。”

“昱墨啊,你长大了啊。”林熙冬老父亲的口吻补充,“竟然真会安慰人了。”

“我当是夸奖,希望没有下次。”张昱墨看了眼手表,马上就要23点,慢悠悠从藤椅上站起身,纤长的手点了点林熙冬的椅子,像是再帮忙摇,语气平和,“而且我记得你课题申请都没写,研究还没开始做,就担心失败,有点不像你,你要知道你现在都被称为科学家了,这科学家的失败能叫失败?那都是阶梯性成果,只是需要更多支持而已,反正你研究方向有前景,就不需要担心太多,先做才是。”

“我要睡了,你可以独自一个人享受这月色,年轻科学家林熙冬女士,也希望不是因为有太优秀的我,让你感觉到科研压力。”

“你这话我怎么听着怪怪的......去去去睡你。”竟然给这家伙装到了!

摆摆手,林熙冬自己就这样靠着椅背看着天空,她自己的课题早就开始了,一开始还以为自己金手指在轻轻松松啊,只是现实教她做人而已。

在这之前利用科研空间,林熙冬的液体复苏治疗理论因为属于临床范畴的科研基础,她只要有麻醉科、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医学科知识做支撑,加上有足够的数据模拟,做出总结方法并不难。

但是和现在要做的科研课题比真得有不少差距,而且林熙冬觉得自己还属于那种知道答案依旧不会做的蠢人。

她定的是干细胞缝合线的课题,因为手里有成品,再加上之前通过和杰里克教授合作学习讨论过相关工程,想着干细胞这个大课题如果研究有突破性成果,其实就相当于有一个开往未来的钥匙,可以打开治疗多种疾病的门,什么创伤还是小问题,没准还能攻克像是什么癌症免疫系统治疗等难题,甚至...长生不老。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

随着林熙冬一次次在实验室里模拟,她才意识到要完成这个课题有两个吞金兽等着她喂。

这第一个就是需要规避现有的干细胞培养诱导技术,她必须自己创立一套更为合适的干细胞培养机制。

国际上现在培养多功能干细胞ips大概就分三类,一个是核移植相当于克隆,一个就是基因编辑,至于最后一个就是过表达转录因子,这其中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小分子诱导,但是属于化学生物领域,一个就是导入转录因子,也是之前杰里克教授使用培养的方法。

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已经分化的细胞通过一些转录因子将这些细胞逆表达成为干细胞。2

这是由日本科学家米仓博文在2006年发布筛选出的四个明星转录因子诱导技术,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培养干细胞方式,而且林熙冬还知道在2年后他就能拿到诺贝尔奖。3

其实科研中利用他人的专利技术作为底层逻辑基础是没问题的,就像一些数学算法建立在一加一之上,只是目前现实是这个技术她林熙冬不能用,用了就要付十万能量值的授权费,这....那她后续那些价仪器什么就再也使用不起了。

而且经过她这段时间的实验学习,这个技术诱导效率不高,工序也复杂,甚至还有细胞毒性,并不是适合作为干细胞培养的基础技术。4

其实她有考虑基因编辑方向,只是......

这第二个难题,就是这个科研真不在她的知识范畴,干细胞研究其实属于再生医学中的细分学科,她如果要真深入进去,就需要先学好细胞生物工程学或者基因编辑领域基础,甚至深耕生物化学领域,也就至少还要......十万能量值。

这两个难题其实还有些捆绑意味,她如果想要创新一套新的干细胞培养技术,至少需要深入掌握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原理,可她现在的水平只能说了解,而不是掌握。

林熙冬从获得系统前前后后攒了一年加起来才十几万的能量值......最近又因为尝试做ips干细胞模拟实验用到只剩下8万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