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勺一勺的,老夫人把药喝干净。

傅鸣琅把碗放下,起身净手。

“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生的白净,胖乎乎的,看着可爱的紧,任谁加了你,都要说你一声仙童。”

“就那样点大的小人儿,我一点一点把你养大,看着你会跑会跳,会笑会闹,不知不觉,你竟已经长这么大了。”

“你这样聪明,年纪轻轻就成了大理寺少卿,别人都羡慕我,说我养的好孩子。我听了总是骄傲的,可又怕你危险,怕你累着。”

手上的动作一顿,水声止住。

老夫人眼神一动,微微支起身子,继续说,“琅儿,你是我最小的孩子,娘对你的疼爱比启儿还多,为娘的心你可明白?”

傅鸣琅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断,他拿帕子擦干了手上的水,转身微笑,“儿子明白。”

他记事的早,三岁的事如今还有印象。

小时候哭了疼了,他想要抱,老夫人只会淡淡的看着他,让后叫丫鬟过来。

后来同龄的人都开始读书识字,他的好母亲却说什么识字无用,他是贵胄子弟,不需要学那些,自有人为他操心。

再后来,他入职大理寺,他的好母亲隔三差五的感叹这职位太低,麻烦又多,怕他劳累,让他辞官。

这些林林总总,他都记得,一刻也不敢忘。

“儿子,多谢母亲这些年的悉心教养。”傅鸣琅轻声说。

他懂事起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总是容不得自己比别人差,所以才有如今。而这些,可不得拜他的好母亲所赐。

“明白就好,”老夫人满脸欣慰,道,“你有了出息,娘这心啊,就放下了大半,等安排好你大哥他们,哪怕我立时闭眼了也甘心了。”

他安静的看着老夫人,脸色在昏暗的室内显得格外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