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第134章 134 真真是个促狭的

联和其他贵妇一起开粥棚赈灾并非什么难事儿, 以往有灾荒,这些人为了博个好名声,也都会多少有所表示。

也没多麻烦, 傅谨语只是跟干娘, 范首辅的夫人以及范家的亲家,孙次辅的夫人打了声招呼, 并将她们准备赈灾的事儿叫人宣扬出去,其他贵妇立时就自动凑上来了。

家里存粮多的就单独开间粥棚, 存粮少的就两家或者三家合开一间粥棚。

四下里一凑, 竟生生凑出八十三间粥棚来。

把傅谨语给唬了一跳。

这规模是她没想到的。

她原以为最多只能带动素日与她来往较多的几家贵妇, 能开个十来间粥棚就不错了, 谁知竟有这般多。

人多力量大,自然是好事。

有了她们这八十几间粥棚, 再加上顺天府的官方赈灾粥棚,应该差不多能保住那些流民的命了。

但前提是得想出个妥当的法子来,避免京城以及周边的百姓冒充流民跑来混吃混喝。

为此, 傅谨语特意上秋家,拜访了裴雁秋的老丈人, 现任顺天府尹秋明泽,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由官府出面, 给每位流民发放一本临时身份贴。

这身份贴是个袖珍小本子, 除了扉页记录流民的身高、长相跟籍贯等信息外, 后头还有带日期的空白页。

凭临时身份贴每日三餐可去官府或是民间的粥棚领三次粥, 每领一次就由施粥人在对应日期空白页上盖一次印章。

如此一来,没有临时身份贴的百姓就没法冒充流民,流民自己也没法无限制的到处流窜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