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古人称呼十一月为冬月,即“寒冬腊月”里头的“冬”。

因要去慈宁宫给郑太后请安,庄明心打扮的低调了许多, 上身茶白素缎立领对襟琵琶袖短袄配藕色圆领短比甲,下头松花色马面裙, 外头仍披了那件鹅黄色面子的紫貂斗篷。

日头虽还未出来, 但天边已有云霞弥漫, 且又无风,想来今儿是个好天气。

加之癸水彻底没了踪影,庄明心的心情颇有些愉悦。

当然, 这愉悦也只愉悦在路上, 到慈宁门时, 她就忙板起脸来。

静妃小产,宁妃被严惩, 无论哪一桩,对郑太后来说都堵心, 庄明心若喜笑颜开, 只怕要被扣个“幸灾乐祸”的罪名。

显然旁人也跟庄明心想的差不多, 故而今儿的慈宁宫, 全然没了往日的和乐融融, 气氛沉闷压抑, 简直比上坟还沉重。

廖太妃见状,便想活跃下气氛, 笑着对庄明心道:“你送的桂花藕粉,我与太后娘娘都爱喝,只是太不经喝了些。”

想必听说了皇上将津州皇庄的莲藕赏给了庄明心,故而抛个引子出来, 好让庄明心顺杆爬的再孝敬郑太后一些藕粉。

庄明心会意,顺势道:“先前是托和贵人的福偶然得了一百斤莲藕,统共才制出七八斤藕粉来,不得不扣扣索索。如今好了,皇上将津州两个皇庄里头种植的莲藕都赏给了臣妾,太后娘娘跟太妃娘娘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供得起。”

廖太妃伸手拍了下郑太后胳膊,笑道:“姐姐可听见婉妃说的话了?往后我要喝第二碗,您可不许再拦着了。”

她们各有各的份儿,廖太妃别说喝两碗,就是喝十碗八碗,郑太后也不理会的,之所以如此说,不过是凑趣罢了。

郑太后自然不会戳破,白了她一眼:“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跟个贪嘴猫似的,也不怕被小辈们笑话。”

廖太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笑嘻嘻道:“人活着不就图一口吃的?”

郑太后没接话,反而对庄明心道:“你有心了。”

庄明心忙恭敬道:“是皇上想着孝敬太后娘娘跟太妃娘娘,这才将特意将津州皇庄的莲藕赏赐给臣妾,叫臣妾帮着做成藕粉,臣妾不过是奉命行事,当不得太后娘娘夸。”

自个不贪功,反而将功劳推到自个儿子身上,庄明心的这番举动果然取悦了郑太后,她唇边露出抹浅笑来:“皇帝是个孝顺的。”